【天地網訊】
一、豬苓產地加工戶收購情緒不高
陜西豬苓目前正在產新,產地陜西留壩、佛坪、周至,鮮貨產新行情價格25元/斤,個別已經有報價30元/斤,產新量較少,農戶惜售。留壩縣豬苓在地面積相較于2015-2016年期間,存量只有10%左右,大量土地目前還處于種植玉米的狀態。
豬苓去年漲價較高,一方面是疫情之后藥廠補充庫存所致,另一方面也反應產地庫存已經見底。目前市場流通端走動不佳,所以目前加工戶收購情緒不高。目前鮮貨折干率在2.6元/斤左右,產地加工戶加工出來目前干貨行情價格在130元/公斤左右。
豬苓雖然短期已經大幅度上漲了,但是筆者判斷產品目前供需已經失衡,后市繼續看好
二、豬苓年需求量分析
豬苓主要藥用作用為利水滲濕,用于小便不利,水腫,泄瀉,淋濁,帶下,主要作用于一些浮腫病情。從需求上來看主要分為藥廠需求和配方需求。中成藥中豬苓用量靠前的品種有五苓膠囊、參附強心丸、茵陳五苓糖漿等,需求量較為穩定。
根據業內人士分析,豬苓的常年用量約1500噸左右,其中飲片廠投料大約30%,中藥飲片的配方使用大約55%左右,另外還有部分出口15%左右。
從使用需求上看,豬苓投料需求較為穩定,單品占中成藥成本不高,而中藥飲片方面對價格稍微敏感,因為豬苓有代替中藥飲片,所以預計漲價后飲片方面需求會有所抑制。
三、豬苓種植周期分析,影響產量因素分析(成本)
豬苓的種植周期一般為3-4年,(種植成本為豬苓種菌2斤左右,加上蜜環菌絲2-4瓶,再加上木材為一穴)以標準的3年時間為基準,一穴產量大約產鮮貨10斤左右)。
筆者咨詢產地自留種農戶,2022年采挖的900斤豬苓鮮貨,其中自留種豬苓種子150斤,其余鮮貨750斤,作價15元/斤銷售,合計銷售11250元,投入人工,木材費用,蜜環菌費用大約6000元。
商品豬苓的主要成本其實就是鮮豬苓種子,木材,菌絲以及人工的成本。其中木材,菌絲,人工這一塊成本較為固定,豬苓種子行情則與產新鮮貨成本掛鉤。
豬苓的固定成本(蜜環菌+木材+采挖成本)大約8-10元/斤,豬苓菌種的成本浮動,大約占20%-25%當年鮮貨成本。比如今年2023年種植的豬苓,2025-2026年采收,其鮮貨成本就為種子5元(今年產新行情25元左右一斤)+固定成本8-10元,大約12-15元左右,這個就是純的固定成本。(這個是純粹計算自留豬苓農戶完全成本并沒有計算養護成本,利潤等數據)
筆者猜測如果大資金投入種植,還需要增加雇工成本,購買種子成本,地租成本以及賺錢利潤。起碼比自留種農戶成本高出30-50%才能保證利潤。
意味著鮮貨達到30元以上甚至35元,大資金或者非傳統種植戶會有動力加大豬苓種植的投入。當然這部分是計算的田地種植豬苓成本,山區種植雞屎苓因為時間更長,成本會相對高一些。
四、歷史價格復盤豬苓
豬苓是一個野生變家種的產品:其2002年-2014年期間的價格行情并無太多參考價值,是因為歷史行情的貨源主要是野生品種,這一段的上漲是因為需求增加而野生資源供給不足導致的,從2014年開始進入了家種豬苓時代。
2014-2015豬苓行情一度突破300元/公斤,家種豬苓技術日益成熟,家種豬苓一畝利潤高達10多萬,誰人不心動。于是出現了大量的種植戶家種豬苓,2014-2017年各路資金持續入場。直接導致豬苓產量持續暴增,所以商品干貨從300元一公斤價格一路下跌到2019年的30元一公斤左右。直到2021年行情都沒有超過50元,反推回去從2014-2019年的種植戶基本都是虧損,2019年之后的種植戶除了自留種農戶之外也基本是利潤微薄。
產量庫存研究:
根據業內人士分析,2023年豬苓年產量已經不足800噸,相較于起需求量1500噸供給已然失衡。豬苓的庫存情況并不好判斷,原因在于豬苓的種植地大多不在平原,山區較多,分部較為分散,不容易統計,而豬苓存儲凍庫后能夠長期保存。但是價格數字是真實的,大幅度的價格上漲最能說明庫存情況情況。從23產新后這輪大規模上漲,基本可以判斷庫存量不多了。而其種植恢復期看起來是3年左右,但是考慮到他的種子需要鮮貨種子,甚至可以把恢復期延長到5-6年。
如果從2024年開始大筆資金投入豬苓種植算,大概也需要2027-2028年產新供給才會充足。
綜合研判:
筆者判斷豬苓今年的上漲只是一個新的上漲周期的開始,豬苓目前在地面積很低,未來3年時間產量供給偏少,短期可能會受到價格突漲和產新的影響波動,但是預計2026-2027年產新前基本面都會非常好。
風險:
未來幾年高價之后,除了種植周期作為一個行情影響因素之外,另外有野生貨源供給的影響,以及高價之后中藥飲片端的需求降低影響,不能考慮它的極端高位。
(本文由李鑫向中藥材天地網供稿。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的個人觀點,不作為從商者投資的依據。中藥材天地網原創資訊,享有著作權及相關知識產權,未經本網站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進行發布;經本網協議授權的轉載或引用,必須注明“來源:中藥材天地網(www.gzxsdsm.com)”,違者本網站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聲明: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資訊,享有著作權及相關知識產權,未經本網站協議授權,任何媒體、網站、個人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進行發布,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