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張黎明、記者沈貞海浙江報道11月9日至12日,2023浙江省中藥材博覽會在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江南藥鎮舉行。博覽會期間,舉行了第三屆中國(磐安)中醫藥創業創新大賽、第四屆中華藥膳烹飪大賽、江南藥鎮論壇、林藥產業發展論壇等賽事、論壇和中醫藥大健康產品、中藥機械展示展銷活動,來自全國各地的中醫藥領域專家學者、藥商藥企為“振興浙產好藥、弘揚浙派中醫”展開“頭腦風暴”。
據悉,這是磐安連續第十六屆舉辦中藥材博覽會。本屆藥博會由中國中藥協會、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廳、浙江省農業農村廳、浙江省商務廳、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浙江省醫療保障局、浙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金華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磐安縣人民政府承辦。政府搭臺,專家學者、藥商藥企唱戲,“藥博會”已成為浙江省乃至全國中醫藥領域的知名展會。
作為“中國藥材之鄉”,浙江省金華市磐安縣中藥材種植面積近8萬畝。每年盛夏時節,從空中鳥瞰,一派郁郁蔥蔥的藥材生長景象。
中國發展改革報社記者獲悉,磐安是“中國藥材之鄉”,是浙江省最大的道地藥材主產區和集散地。近年來,磐安把中藥材產業確定為“一縣一業”主導產業,通過展會搭臺、重點突破,實現了從“一味地道草藥”到“一方活力市場”,再到“一大富民支柱產業”的跨域,探索出了一條中藥產業促進共同富裕的樣板之路。
目前,該縣中藥材種植面積近8萬畝,浙貝母、元胡等“磐五味”主導產品產量占全國60%以上,中藥材收入占產地農民收入比重達70%以上。位于“江南藥鎮”核心區的浙八味藥材城是長三角地區設施最完善、配套最齊全、規模最大的中藥材交易市場,年交易額達50億元以上,90%以上的浙產道地藥材從這里走向全國和世界,形成了“買全國、賣全球”的區域中藥材集散中心。
進入新時代,磐安始終把中藥材產業作為強縣之基、富民之舉、活力之源,扛起中醫藥振興發展大旗,以延鏈強鏈為抓手,以數字化改革為突破口,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形成了由中藥材種植加工、商貿流通、研發生產、康養旅游等構成的中醫藥健康產業體系,全力打造百億級中醫藥大健康產業集群。
時下正是浙貝母種植季節,在磐安縣冷水鎮潘潭村300多畝浙貝母剛剛完成種植。藥農盧賓指著田頭的球形攝像頭說:“這是一只科技的‘眼睛’,它連著縣里的中藥產業大腦,我們只管種,技術上的事情,大腦都會給我們指導。
“中藥產業大腦”是磐安數字賦能中醫藥產業的省級樣板。如今,磐安的中藥材種在地里、長在“云”上。全縣8萬畝中藥材種植地塊、4.8萬余戶種植戶信息,以及主要中藥生產企業的數據已全部入駐中藥產業大腦。在“中藥產業大腦”賦能下,中藥材實現了種植可溯源、加工可規范、買賣可上云,通過全鏈條精準服務和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提升道地藥材有效成分含量15.6%,促進藥農增收37%。
在浙江省唯一以藥為名的特色小鎮——江南藥鎮,建成了千畝規模的中醫藥產業園、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孵化園,引進了康恩貝、一方制藥、大晟藥業等知名藥企入駐。目前,磐安共有中醫藥生產企業249家,初步形成了以中藥飲片、配方顆粒、中成藥、康養產品等為一體的中藥制造產業體系,全縣中醫藥產業總產值達70億元,成為當地最具地方標志性的產業金名片。
“藥博會”開幕當天,一批游客在導游帶領下參觀大晟藥業有限公司的產品展示廳、生產車間,了解磐安的中藥文化。如今在磐安,這樣的景象每天都能看到,藥旅融合在這里已經成為一種新潮流。
通過探索“中醫藥+旅游”新模式,江南藥鎮成功獲評國家3A級旅游景區,大健康產業研究院、康體養生園等一批中藥主題項目陸續建成,中藥文化風情街、藥膳一條街等旅游節點已成為磐安大健康產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磐安還將中藥材融入到日常膳食當中,開發了臨床藥膳、大眾食養藥膳以及預制型藥膳等六大類百余個品種的藥膳產品,獲評中國藥膳美食地標城市。
聲 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聯系電話:028-64775583,郵箱:kefu@zyctd.com。
秋冬季節,多種呼吸道疾病“來勢洶洶”,不少人“盯”上了具有化痰止咳平喘功效的川貝。但由于近年來國內中藥材價格進入上行周期,如今的川貝價格也讓不少人為之一驚?!跋胭I點川貝放到家里用來蒸雪梨,結果要...
東方欲曉,40余名重慶市城口縣周溪鄉村民結隊來到附近大巴山中的仿野生天麻種植基地,去年這里種下了1200畝天麻種子,現在正是收獲時節。近年來,重慶林投公司與重慶市開展國儲林戰略合作.......